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背后的科学与审美(11)

张双南:谈到科学跟美学的联系,我的业余爱好也经常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做审美的时候,本质是做两个判断,一个就是价值观的判断,价值观不同导致审美观不同是很主要的一个原因;第二个思路就是是否能给我带来惊喜,能够带来惊喜的是我们没见过这个东西,这是我们的见识决定的,所以有些人看电影就觉得很精彩,有些人看了觉得很无聊,这是个人的见识不同所带来的,所以有不同的审美观。

一个是价值观的判断,一个是见识的判断,这两个判断决定了你审美的时候能不能给你带来美感。不同人的审美观、受的教育、见识各方面都很不一样,所以要说科学跟美学的关系,这需要从科学角度去理解我们的审美到底是怎么来的。

从做科学的角度来说,有的科学家做科学研究的时候,常常有很多选择,选择哪个方向,哪种方法,哪些问题做研究,这是跟他的价值观是有关系的,比如杨先生(编者注:杨振宁先生),他就特别追崇对称性,所以在他的科学审美观里,对称性特别重要,所以他常常选择以对称性为主的研究。

也有很多人选择不对称性做研究,所以不同的审美观可以带来不同的科学观,对选择科学研究都会有一些指导性的作用。正是审美观的多样化,才带来世界的多样化,也带来科学研究的多样化,否则审美观都是一样的,那这个世界都是没有美的东西,都是千篇一律的审美观。多样化给我们带来世界观的多样化,本身就给我们带来了美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