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个名字背后的勤奋与从容( 三 )

8月21日,世赛比赛场馆开放。早上6时,数控车项目选手黄晓呈已经起床来到A3场馆,这个场馆设有数控铣、焊接、塑料模具工程等工业基础类项目,现场加工生产的声音此起彼伏,宛如工厂车间。

黄晓呈戴上护目镜,在机床上安装好刀头,编程,调试设备,专注、旁若无人。陪同他的还有翻译马丽,以及世赛数控车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工程师宋放之。作为历经4届世赛的“元老”级别的专家,宋放之介绍:“技能竞技要求的是在比赛时间内达到最佳精度,按自己节奏把水平发挥出来。”

21日晚,酒店接待项目选手陈值在世赛村散步,“今天一天模拟比赛,说太多英语了。”陈值仰着头笑了。酒店接待是第45届世赛中国代表团的新参赛项目,不仅有收银知识、预定程序、接待问询、入住退房等业务技能,还会考验选手的沟通表达艺术、旅游文化知识、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对英语和英美等国的酒店礼仪要求很高。

第45届世赛酒店接待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叶丹茗告诉采访人员,陈值的状态非常放松。“我一直告诉选手,要享受你的技能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享受比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