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9号公告: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结果( 三 )

(四)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还不够协调。渔业油补等政策虽有利于降低渔民捕捞成本,但客观上也刺激了捕捞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减船转产政策效果,不利于降低捕捞强度,破坏性强的拖网型海洋捕捞渔船功率不降反升。渔获物定点上岸制度尚未有效推开,影响限额捕捞政策落地。水资源开发方面,5省市2017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99%,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河北等4省市3248户企业6年来违规取水5.94亿立方米。水污染防治方面,5省市普遍存在污水管网渗漏、雨污混接、污水处理设施不足、已建成的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转等问题,涉及问题管网901.89公里。生态修复方面,截至2018年底,5省市51个蓝色海湾整治等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类项目进展缓慢,10.01亿元相关财政资金结存一年以上。营口等9市有752处侵占入海河道的违规点位未完成清理。辽宁等3省12个入海河流考核断面水质未达到阶段性目标,局部河段污染较为严重。

三、审计处理和初步整改情况

对以上审计查出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处理意见。相关部门和地方正在逐步组织实施问题整改,详见附表。审计署将持续跟踪检查后续整改情况,进一步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