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品牌,这届消费品创业者其实不懂( 五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

所有的消费品,其实都在给消费者提供两个价值:一个是产品的物理价值,一个是产品的心理价值。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时候,会综合考虑这两个价值和自己需求的匹配程度。

举个例子,拼多多上有耐克代工厂生产的耐克仿款鞋,款式和工艺质量和正品几乎相同,但没有耐克logo。你觉得一个男中学生在拼多多仿版和耐克正版两个面前会怎么考虑?他在没钱的时候选拼多多版,有钱了之后呢?可以肯定,对品牌价值的心理需求一定会压过物理需求。

今天大家都为下沉市场兴奋,中国还有很多消费者从来没有买过很多品类的商品,这的确是巨大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货卖起来的好机会。但是也别忘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特别是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第一次消费的时候,可能关注的都是物理属性,再买一次的时候呢?对心理价值的关注会迅速的提升起来。

另一个例子是矿泉水。依云和娃哈哈,价格可以差出10倍,一部分原因是水的原材料和供应链不同,但是消费者从物理体验上能喝出区别的人非常之少,所以消费者选择不同价位的水的时候,主要的区别就是在心理价值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