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品牌,这届消费品创业者其实不懂( 七 )

为什么要做品牌,这届消费品创业者其实不懂

而只忙着抓各种红利,比谁在窗口期跑得快的牌子,当红利期过去之后,发现自己也没有在过去的旅程里建立起真正的核心品牌价值,那自然生意开始下滑乃至停止。

中国新品牌真正机会和驱动力是什么?

新媒体+新渠道+新产品,我觉得最多只能算是中国新一代品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真正的充分条件。

中国自己的宝洁、欧莱雅、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玛氏、宜家、优衣库、麦当劳……这些在世界500强公司数十年的风云变幻里稳如磐石的消费品巨人的中国版,的确进入了一个真正的爆发成长期,这个背后的充分条件,在我看来是三个:

第一,新一代消费者的底层文化自信形成。80后之前的中国消费者,在整个心理底层上对于中国商业文化的自信上还是比较脆弱的,所以在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之间选择的时候,更容易倾向于国际品牌。而90后、特别是00后的消费者,成长于改革开放的红利期,也有国际化的信息输入,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相信中国文化和中国实力。这个是中国产生巨型品牌最重要的消费者心理基础的变化。感谢我们这个时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