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望:征信的进阶之路( 三 )

征信的科技化

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对小微企业来说,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但银行贷款难以获得,民间借贷往往利息高、风险高,企业缺乏有效的借贷途径;此外,企业规模较小、资本匮乏,而银行最主要的贷款方式是抵押担保,小微企业可抵押物少,也难以获得信用担保。对金融机构来说,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银行贷款业务更偏向大中型企业,同时也缺乏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对政府部门来说,小微企业贷款扶持政策向下传导有限,对基层企业落实难度大。

融资痛点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是金融服务的基石,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意愿低,关键还是因为“不信任”。银行对企业还款能力的考察是主要基于企业的财务信息,而许多小微企业能够披露的经营信息有限,银行主动去获得信息的成本也较高。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后的资金流向监测也是难题,银行难以实时监控资金去向,增大了还款风险。这种信息壁垒使得银行难以衡量小微企业的还贷能力,也就提高了小微企业借贷的门槛,即使是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水平的小微企业,也难以获得贷款。对政府来说,哪些企业需要贷款支持、政策扶持的效果如何,也难以监测,致使很多定向政策不能落实到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