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李冰:波动不影响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延长交易时间成重要诉求( 四 )

在李冰看来,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债市长期利好。因为新机制创造利率下行空间,将带来债市收益率下行的契机。同时又可以延缓利率下行的速度,使中国债券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利差优势。未来,银行可能会增加债券的购买量。

延长交易时间成外资主要诉求

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从今年4月起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完成在该指数中的占比约6%。这次纳入也使得外资增配中国债市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延长债市交易时间已成外资的重要诉求。

“之前我们去全球多地进行投资者路演,对于投资中国债市,延长交易时间是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李冰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全球的惯例是,做市机构会在纽约、伦敦等全球各地派驻交易人员,存在一个全球交易风险敞口(Global trading book)的概念,例如纽约交易员下班后就会把他的风险敞口转交给亚洲,亚洲下班后转交给伦敦,这是一个24小时的循环交易机制。”李冰说。

对于中国而言,这也许将是未来的必经之路。“美国作为最成熟的交易市场,15年前的美债也并不是24小时交易的,例如15年前机构只在纽约时间段报价,交易员回家了就不报价了,也就没任何交易了。但最后在各方的需求推动下,美债市场变成24小时交易的市场。”李冰表示,中国延长交易时间的可能性很大,最初可能无法直接延长至24小时,但可慢慢过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