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为什么印度人上网基本靠嘴?( 四 )

十几年前,富士康就跑去印度开代工厂,没想到在当地盖一座两万人规模的工厂都很难,而中国的富士康工厂,哪座规模不是动辄以十万人计。

中国人可以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跨越几个省区去外地打工,以至于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出现几亿人口大迁移的奇观,相比之下,印度人口却严重缺乏流动性,这样一来,外企在印度开厂就必须先调研清楚,当地究竟有多少可用的人力资源。

即便如愿招到足够数量的工人,如何管理仍是难题,《今日印度》曾刊文称,如果在新德里郊区建一家工厂,工人约5000人,不论是文字通告、使用手册还是日常工厂管理,工厂应该使用什么文字或语言才能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工人沟通?无解。

印度首富制造在线繁荣

就是这样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组织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却在一夜之间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2018年4月至6月期间,印度消耗了全球近22%的移动数据流量,数以亿计的印度网民,操着各地方言汇聚到以in为后缀的域名之下。

“印度人不像西方人和中国人,是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然后到移动互联网……印度人跳过所有这些阶段,直接从不上网到通过智能手机在线。”小米印度业务负责人Manu Jain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