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重点监控药品为何被调出新医保目录,熊胆粉为何被纳入( 二 )

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上述清单中的药品适应症也较为宽泛,这类药本身的作用不在于治病,更多在于帮助提升治疗的效果,或者增强病人的体质。

“比如有关脑部疾病的很多医生会用到脑苷肌肽、神经节苷脂这一类的药,作用是营养神经。”上述医生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指出,“实际上我认为很多都属于可用可不用,但大家都在用,就成了一种惯例。”

上述20款药品,都属于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有助于疾病(功能紊乱)预防、辅助治疗的药物,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辅助用药。

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的诞生背景,是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上述通知,要求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家须上报不少于20个辅助用药品种,经各省汇总后,于当年12月31日前上报国家卫健委,统一由国家卫健委制订全国辅助用药目录并对外公布。

除此之外,部分药物的副作用依然存在争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