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重点监控药品为何被调出新医保目录,熊胆粉为何被纳入( 三 )

今年内就有媒体报道,有患者使用了“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之后瘫痪,并且这样的事件不是孤例。

2016年11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了《关于修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其中在说明书中增加警示语:“国内外药品上市后监测中发现可能与使用神经节苷脂产品相关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若患者在用药期间(一般在用药后5—10天内)出现持物不能、四肢无力、弛缓性瘫痪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据辅助与重点监控用药数据库统计显示,2015年至2017年12月,注射用复合辅酶、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等4个药品被通报频次超过20次。

巨大的市场

之所以上述20个药品会被国家医保局移除医保目录,与它们占用了大量的医保资金有关。

另一位上海三甲医院的医生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指出,因为适应症广泛,临床上使用较随意,因此部分辅助用药在医院的用量非常大。不少品种的单价还不低,比如神经节苷脂20mg价格动辄百元,给医保资金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