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文化发祥地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前世今生”( 三 )

除了与文昌帝君有关的建筑殿堂外,七曲山大庙作为道教圣地,也有体现道教特色的建筑,如建于山顶的天尊殿,殿中供奉道教最高神灵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神像。天尊殿前有观象台,两边各有药王殿、谷神殿、娘娘殿。

在文昌殿另一侧紧挨着还有座关帝庙,庙中一座关圣殿,又名财神殿,殿中供奉着武圣帝君关羽坐像,高5米,全身金色,神态威严,这座关羽像与其他庙中不同,造型壮观颇具帝王气势。而武圣帝君与文昌帝君同处一庙,则寓意着文武双全之意。

七曲山大庙除了深厚的文昌文化底蕴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外,还以古柏闻名,七曲山上古柏挺秀,郁郁葱葱,四季常绿,有着“天然氧吧的美称”,古柏红墙,宫观巍峨,虽远在深山,却不失为一块福地。

“文昌文化”同根同源 广受海峡两岸同胞认同

七曲山大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故又称“帝乡”。而大庙最初叫“亚子祠”,是为纪念晋代张亚子的。张亚子究竟是什么人?说法不一。有的说他侍母致孝,仕晋战死;有的说他为民行医,深受爱戴;也有的则把他说成是神仙一类人物。建祠以后,自唐至元,累封至“梓潼宏仁开化文昌帝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