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为互联网公司市值被低估 未来估值翻番不可小觑


小米集团上半年总收入人民币957.1亿 , 同比增长20.2%;经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57.2亿元 , 同比增长49.8% 。 小米集团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 净利润大超市场预期 , 其中2019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36.4亿元 , 同比大涨71.7% 。 目前小米股价持续在港股受到打压 , 港股通开启后局面有翻盘机会 。 因为两个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 投资者认同度 , 估值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 财报显示 , 小米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于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1.8%至人民币43亿元 。 其中 , 广告业务收入达人民币23亿元 , 同比增长21.8% 。 游戏收入同比增长6.8%达人民币8.231亿元 。 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人民币12亿元 , 同比增长96.4% , 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和有品电商平台收入的快速增长 。 一个争议性问题 , 小米到底算不算互联网公司?这个问题在当前港股的环境中讨论意义可能不大 , 因为港股实在是太保守了 。 只要互联网收入仍然远远低于硬件收入 , 港股很难给小米重新估值 。 但是基于小米要回港股通的背景 , 这个话题还是大有可谈 。 而且 , 在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评选中 , 小米是被归类为互联网公司 , 和腾讯 , 阿里放在一个梯队里的 。 为什么存在小米不算互联网公司的争议?核心还是收入占比 , 与硬件的百亿收入相比 , 互联网的收入确实有点占比太少 。 可是依据小米的商业模型 , 这其实是完全正常的 , 因为小米为互联网服务引流的主要方式 , 区别于传统互联网公司 , 是通过硬件进行引流 。 这些表现可以归纳出三大亮点 , 一是小米电视狂飙突进带来会员和广告收入的增长空间 , 这一点券商分析师也广泛看好 。 第二是互联网金融境外业务拓展良好 , 例如 , 小米在印度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并于2019年3月在印度发布了支付产品Mi Pay , 其金融业务出现了一个新增长点 。 第三是对着小米生态链名声日盛 , 小米网 , 包括小米电商在内的流量不断提升 , 成为互联网业务破局电商业务的关键 。 基于这些表现 , 笔者认为小米互联网业务已经取得了突围 , 小米电视互联网服务的增长潜力已经体现 , 境外挖潜和小米网还可以静待更积极的讯号 。 无论如何 , 当前的估值水平都处于低谷 , 是抄底的机遇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