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不同的“声音”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捕捉不同的“声音”

捕捉不同的“声音”

尤今 新加坡作家

最近,新加坡公众告示牌上的翻译文字频频出错;我和美国诗人暨翻译家白雪丽(Shelly Brant)聊起这个病态现象时,她一针见血地说道:“那些文字,一看便知道是翻译器的杰作。翻译器拥有一个绝顶聪明的脑袋,能够根据设定的条规在电光火石间把不同国家的语言翻译出来;然而,译文之所以生硬,甚至,错误百出,原因就在于这个翻译器徒有脑袋而缺乏一个可以到处跑动的身体。”

她进一步解释道:语言是活的,在不同的语境里、不同的情况下,甚至,出自性格相异者的口里,同样的词汇所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而这,就是语言的多样性、复杂性,同时也是语言的大魅力了。有脑袋而没身体的翻译器,缺乏了在外跑动的条件、欠缺了和他人接触的机会,只能一板一眼地闭门造车,自然难以产生完美的工作效果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