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不同的“声音”( 二 )

撇开翻译器不谈,专事翻译的白雪丽表示,翻译家赖以不断进修的“学府”,其实就是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每一回全神贯注的倾听,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此外,没有止境的“旅行”,绝对是翻译家赖以提升自己的方式——遨游世界固然是旅行的最高境界,然而,混迹市嚣也是另一种自我教育的行走方式。

白雪丽每年总有好几个月在国外飞来飞去,捕捉不同的“声音”。她认为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每个地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声音”——“声音”指的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特质。

当她住在新加坡时,每一天都会提着平板电脑,到人声鼎沸的咖啡店去,一面聆听市嚣的声音,一面捕捉书中文字的声音,然后,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建造一道坚实美丽的桥梁;由于她善于捕捉“声音”,因此,在她为金庸、陈丹燕、范稳、张翎等人翻译的作品里,读者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作者们“活灵活现”的声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