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声:预测未来容易被打脸,那我为何还要做( 四 )

以上的观察加逻辑,就形成了吴声场景方法论中的洞察环节,洞察还要再往前看,看该现象能不能通过实践被验证。“如果没有被验证,那说明该发现是偶然现象,不具有实际商业意义。”吴声说。

为了验证,场景实验室会选择和合作伙伴做一些创新尝试。科学队长创始人纪中展、猫王创始人曾德钧、言几又创始人但捷、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都在场景实验室碰撞出了许多新的产品和模式。而造物空间这座三层小楼也被吴声变成了一个实验场。

“深度参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MVP的迭代,那样它会反过来印证我们的洞察。”吴声说,观察——洞察——观察,贯穿其中的是验证和迭代的过程,就是始终要跟商业本身结合得更紧。

“整个过程中,我们调研了几乎完全不同的各种领域,把很多现象列出来分析,判断是不是趋势。如果是,我们才会进行下一步的定义与提炼,这个时候才完成闭环。”对于每次新物种的预测,按照上述流程,吴声团队都要经过将近半年时间来操作。“我们这次发布会的内容,前前后后推翻了八九次,才最终定下了大家看到的这个最后版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