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环保专业人士凤毛麟角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当年环保专业人士凤毛麟角

当年环保专业人士凤毛麟角

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85岁高龄的曾宪辉都会出门散步。作为《环境》杂志社原社长的中国第一代环境采访人员,回忆往昔,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他显然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

他告诉羊城晚报采访人员,上世纪70年代末,在贵阳召开了一个全国性的环保会议,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从事环保新闻工作。但是当时的他,对环保并不了解,作为一名采访人员尚且如此,更勿论当时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了。

“这就是当时,广东要创办《环境》杂志的初衷,做环保的科普工作。”曾宪辉说。

曾宪辉回忆,在创刊初期,要找相关的文章非常之难,因为当时没有多少人懂环保,专业人士更是凤毛麟角,而当时作为一名环境采访人员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采访调研得来的专业环保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所以,他克服重重困难,撰写了《救救长臂猿》《只有一个鼎湖山》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