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奇: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空间依旧巨大( 二 )

虽然中国一直是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占比一直在低位徘徊,超半数市场份额被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的安川电机、发那科,德国的库卡,瑞士的ABB)所垄断。

在实际调研走访中郑军奇有着切身感受,“我国机器人市场以外资品牌为主,国产工业机器人在精度、寿命和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处于中低级市场,部分领域机器人普及率还很低,例如焊接近90%的生产工艺还没有被机器人替代。”

郑军奇认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大,是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其中可靠性和智能化又是关键共性技术,这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所谓可靠性包含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长短、精度、故障率等,据了解国内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为8000小时,而四大家族高达8万小时,除了关键零部件外,机器人的系统集成方案同样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如果说可靠性制约了国产机器人产业化,智能化则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这其中包括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人机交互等问题。伴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崛起,视觉、触觉、听觉等传感器逐步应用到机器人产业,极大提升了机器人自动化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