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何为矮行星?它们为何要叫这样的名字?来看看科学家给的答案( 四 )

图解:阋神星与阋卫一迪丝诺美亚 ?图片来源于Francis Reddy

2003年 , 与冥王星体积相当的阋神星(Eris)被发现 , 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行星定义的争论 。

某天文学会曾为此开会讨论 , 是在行星列表上增加几个新天体较为合适 , 还是为那些体积小于常规行星却又有别于小行星的天体创建一个新类别更好 。 为避免日后不断修改正式的“行星”列表 , 他们创建了“矮行星”这个新类别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2006年正式将其采用 。

由此 , 冥王星正式从行星降级为矮行星 , 一些新发现的天体也加入了这个新的“大家庭” 。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 , 什么是矮行星?

图译:已知的最大的海外天体体积 。 地球——月球;阋神星(Eris)—迪丝诺美亚(Dysnomia);冥王星(Pluto)—卡戎(Charon);塞德娜星(Sedna);鸟神星(Makemake);创神星(Quaoar)—维沃特(Weywot);亡神星(Orcus)—万斯(Vanth);妊神星(Haumea)—纳玛卡(Namaka)、希亚卡(Hi’aka);2007 OR10大型海外天体相对大小、颜色和反照率图例?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