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驰”登场,恒大驶入新赛道( 六 )

“恒驰”登场,恒大驶入新赛道

目前看,这些布局将保证恒大新能源的产能,在3年内达到50万-100万辆。

必须要指出的是,恒大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的亏损、并购和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等现象,是造车这一资金密集型产业固有的特性使然。你去看特斯拉或蔚来,莫不如此。

不过,随着规模经济的逐渐到来,最终能看到盈利曙光的一定是先行者。

实际上,恒大已经在这一领域展示出了行业前所有见的效率:从正式布局,到“恒驰”登场,用时只一年时间。这样的效率,得益于恒大稳健的推进策略——不是从零到1,而是尊重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早在入主NEVS前,NEVS就已经完成了相关车型的研发工作。

恒大用时一年,已将各项技术,供应链公司收入囊中。接下来,对于恒大来说,真正考验是资源整合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

站在当前节点,审视恒大的这场造车之旅,许家印曾经的那句话仍是最好的注脚:“恒大做事的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做成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