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说 | 分布式事务中间件 Seata 的设计原理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开发者说 | 分布式事务中间件 Seata 的设计原理

导读

微服务架构体系下,我们可以按照业务模块分层设计,单独部署,减轻了服务部署压力,也解耦了业务的耦合,避免了应用逐渐变成一个庞然怪物,从而可以轻松扩展,在某些服务出现故障时也不会影响其它服务的正常运行。总之,微服务在业务的高速发展中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优势,但是微服务并不是十全十美,因此不能盲目过度滥用,它有很多不足,而且会给系统带来一定的复杂度,其中伴随而来的分布式事务问题,是微服务架构体系下必然需要处理的一个痛点,也是业界一直关注的一个领域,因此也出现了诸如 CAP 和 BASE 等理论。

在今年年初,阿里开源了一个分布式事务中间件,起初起名为 Fescar,后改名为 Seata,在它开源之初,我就知道它肯定要火,因为这是一个解决痛点的开源项目,Seata 一开始就是冲着对业务无侵入与高性能方向走,这正是我们对解决分布式事务问题迫切的需求。因为待过的几家公司,用的都是微服务架构,但是在解决分布式事务的问题上都不太优雅,所以我也在一直关注 Seata 的发展,今天就简要说说它的一些设计上的原理,后续我将会对它的各个模块进行深入源码分析,感兴趣的可以持续关注我的公众号或者博客,不要跟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