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在产业链延伸中谋转型( 二 )

中安联合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可研批复总投资267亿元,主打产品为煤制170万吨/年甲醇、35万吨/年聚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配套建设400万吨/年煤矿。项目核心工艺采用中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S-MTO专利技术,气化装置采用中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SE-东方炉技术。以朱集西矿煤炭为原料,生产甲醇及转化烯烃(LDPE/PP)等产品。

“作为传统煤炭采掘型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煤化工,是皖北煤电集团实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皖北煤电有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皖北煤电集团携手中石化长城能化公司,均股合资组建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期间,由于市场原因,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曾历经停缓建。2017年1月20日,经过多方会商协调,项目全面复工复建。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建成中安联合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写入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皖北煤电集团抽调精干力量,围绕“2018年底建成中交、2019年上半年试生产”目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省内尚没有大型聚烯烃企业。中安联合的建成投产,填补了安徽市场空白,是安徽煤由燃料向原料的‘关键一跃’,也是皖北煤电集团推动煤炭深度加工与清洁利用的‘关键一招’。”中安联合党委副书记李太启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