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在产业链延伸中谋转型( 五 )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淮河。中安联合决定先“治水”再“用水”,会同国内外多家环保水务运营商、专利商进行技术交流,到国内煤化工厂家进行大量现场调研,制定各类污水、高盐水工艺技术路线,并联合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污水“零排放”成套技术,确保不让一滴污染物进入淮河。

现代煤化工作为新兴产业,坚持安全环保与经济效益并重,是关系中安联合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依托中石化及皖北煤电集团在能源化工领域丰富的技术储备,中安联合积极实施技术驱动战略,突破了诸多瓶颈制约。

针对煤气化装置的粉煤过滤器排放气、净化装置的酸性气体脱除尾气、硫磺回收装置的焚烧烟气等工艺废气,中安联合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些工艺废气处理后通过烟囱高空排入大气,排放浓度和速率均满足最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同时,项目各加热炉使用清洁燃料,烟气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废碱液焚烧炉、动力中心锅炉的烟气排放均满足超净排放要求。

“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是我省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实现工业强省的重要示范项目。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90亿元,年税收约8亿元,将成为皖北煤电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让老国有企业抓牢核心竞争力。同时,对于促进安徽省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皖北煤电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