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马股”跌落至“灰犀牛”,洋河股份两月蒸发400亿( 五 )

早在2017年,洋河酒表示未来将实行价格双轨制,坚持“小步慢跑”的价格策略,提价是行业大趋势。很快,“蓝色经典系列”涨价计划便被公布。

实际上,洋河也在努力改变单纯靠提价拉动营收的现状,其持续不断地发力高端白酒市场,靠结构升级来带动品牌升级,从而获取更多的净利润。

洋河苦心孤诣推出的“海天梦”系列贡献乏力,让洋河结构升级的红利迟迟难以释放,也禁锢了洋河的发展与升级。

总体来说,洋河缺少真正的发力点。“梦之蓝”的“头不够尖”,挤不进茅台和五粮液把持的高端白酒市场。

洋河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酒味香纯,真佳酒也。”乾隆皇帝五次南巡,都会带上洋河酒,民间传出“清朝第一御酒”的名号,让它享誉大江南北。

和新中国一同成立的国营洋河股份,经过60年的发展终于在2009年在深交所IPO上市,在当时创造了中小板首发价格新高纪录,是当年超募资金量最多的上市公司。

洋河底蕴在,家业大,缺少的可能是一次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