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机场第二阶段试飞验证低能见度起降,将有助提高航班准点率( 二 )

由于是对低能见度的飞行测试,此次试飞选在了晚上进行。26日18点左右,首都航A330、东航A320,中联航B737,河北航B737相继降落在大兴国际机场。21点33分,最后一架试飞飞机,成都航空ARJ21降落,这也是国产飞机首次落地大兴机场。

试飞的5架飞机中,东航飞机于26日17点20分从首都机场起飞,在完成部分验证科目后降落大兴机场。飞机随后在大兴机场本场开展一系列验证试飞工作及地面滑行测试,并于27日上午5时30分从大兴机场起飞,验证有关科目后飞往首都机场。

大兴机场第二阶段试飞验证低能见度起降,将有助提高航班准点率

此次试飞,东航承担了国内首次仪表着陆系统III类B(CATIIIB)进近着陆和HUD RVR 75米起飞验证试飞任务。

仪表着陆系统又称盲降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飞机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系统,根据跑道视程和决断高度分为三类,英文缩写分别为CATI、CATII和CATIII,其中最高等级的CATIII又分为A、B、C三种。

2018年12月4日,首都机场CATIIIA类盲降系统验证飞行完成,成为继上海浦东机场后,全国第二个具备CATIIIA类标准运行的机场。未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在国内率先实现CATIIIB运行,实现决断高低于15米或跑道视程(能见度)小于175米但不小于50米的运行,将有效减少恶劣天原因造成的大面积航班延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