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到5G: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 三 )
\n
随后的几年间 , 这种名为手机的移动通信设备也像固定电话一般慢慢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不仅个头越做越小 , 颜色也不再是黑黢黢的 , 有了更多的选择 。 记得那时 , 父亲为了工作方便 , 购入了我们家第一部手机 , 一部最简单的功能机 , 仅可以打电话、发短信 。 每逢双休日回家 , 我都要拿过这部手机把玩半天 , 甚至偷偷用它拨通自家座机 , 感受从手机听筒中传来的声音 , 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 。
\n大学时 , 笔者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 。 直到那时才知道还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 , 才知道有个名词叫“GSM”、“CDMA” 。 虽然不能准确的解释这两个名词的具体涵义 , 但通过“打电话容易接通了”、“通话清楚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还是能够深刻的体会到移动通信技术的显著变化 。 几乎每周 , 我都能接到母亲从家打来的电话 , 交流一下最近发生的趣事 , 相比起来 , 确实比书信快捷多了 。
\n“变快是结果 , 不是原因”
\n从3G到4G的升级换代
\n随着新千年的钟声敲响 , 3G通信技术出现在世界通讯产业界 。 虽然与同时期相比 , 中国的3G技术落后于世界水平 。 但是 , 当2008年中国移动的TD-SCDMA技术 , 将3G通信带到人们身边时 , 依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连接——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
- 5G只是速度快吗?5G最大的价值之一,可能是万物互联
- 廖原 万物互联让天堑变通途
- 5G万物互联的时代,到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深耕万物互联,看新酷派如何逆风翻盘
- 云识智能家居万物互联
- 长城郭岩松聊智能化:万物互联从一个平台开始
- 体积小信号强,让万物互联的OPPO 5G CPE T1正式亮相
-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我却成了最孤独的人
- 小米米家推新品,智能多模网关,三种通信协议,真正实现万物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