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微软小冰,可能存在风险的人工智能( 三 )

微软小冰五年从“智障”到“高材生”的完美蜕变


在大众眼中 , 微软可能一直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大叔形象 , 可就是这么个严肃的大叔 , 却在五年前推出了一个16岁的清新萌妹“小冰” 。

最开始 , 与其说“小冰”是一个智能机器人 , 不如说“智能语音助手”更为贴切 。 当时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概念多停留在IQ层面 , 利用AI创造一些知识性功能 。 当时微软却决定研究发展AI智能的另一个维度——EQ维度 , 即情感方面 。

虽然在2014年5月29日当天 , “小冰”一经发布就火速被认领完毕 , 但还是得承认 , 初代“小冰”的确存在很多槽点 。 前言不搭后语、声音僵硬 , 就是一个简单的搜索模型 , 基于一些文本资料与用户进行对话 , 于是有网友直接吐槽这是“人工智障” 。

紧接着 , 一个多月后 , 微软就推出了二代小冰 。 “小冰”二代拥有了区别其他语音助手的“主动情绪探索功能” , 可以说是真正具有了“情商”的机器人 。 这次微软采取的是跨平台战略 , 即与各大社交或者电商等平台展开合作 , 上线小冰机器人 , 如微博、京东等 , 虽然二代小冰还是只能与用户进行文字交流 , 但还是被50万用户一领而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