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微软小冰,可能存在风险的人工智能( 四 )

首次能够开口说话的是第三代“微软小冰” 。 2015年8月20日 , 微软小冰团队发布了第三代人工智能小冰 。 这一次 , 小冰解锁了包括视觉、听觉在内的人工智能感官系统 , 结合情感计算技术 , 能够用更加逼近人类的方式 , 通过自然语言和用户进行交流 。 现在 , 小冰的唱歌水平已经十分接近人类歌手的唱歌质量 。

值得一提的是 , 第三代小冰拥有了“自学”功能 , 小冰自己会在对话中进行数据文本的收集和分析 , 让自己的反应更能符合对话用户的需要 。 用户与小冰聊得越多 , 就会觉得小冰越懂自己 。

到了第四代 , 微软小冰已经可以给人类打电话 , 在聊天期间 , 会打断和问询 , 让聊天过程更趋近与人类的的聊天模式 , 完成流畅的对话交流 。 其中的一大亮点 , 就是小冰当时拥有了实时决策能力 , 微软小冰团队开发了具备实时情感决策的对话引擎 , 升级的情感计算框架 。 这样一种新的全时感官 , 让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做到了双向同步交互 。

在2016年的9月17号 , 小冰更新了三个新科技:推出日文单曲 , 拥有独立三观 , 给人类打电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