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健康关注)( 二 )

杨智宽表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孩是“不着家”,而现在的小孩是“不出门”;过去的小孩玩的是单双杠、沙包、乒乓球,而现在的小孩玩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这些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近视的诱因成倍增加,但许多家长却对孩子的视力问题关注不够。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瞿佳教授表示:“在开展近视防控过程中,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重视极为重要,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尽早发现孩子的近视问题,及早进行科学干预,避免出现视力恶化的情况。

学习与视力不存在矛盾

“要是视力好和学业好不能兼得的话,那我肯定要选后者,视力不好还可以戴眼镜,但学业不好,那孩子的未来咋办!”一位母亲这样表示。

学习和视力竟成了一对天敌?事实并非如此。杨智宽说,导致近视的原因非常复杂,遗传、双眼视功能异常、用眼负荷过重等因素,都是造成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陈浩教授强调,《方案》从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用眼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把控,为他们从小建立屈光档案,密切监测其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这也是近视防控的关键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