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富贵鸟!“鞋王”破产启示:“赚快钱”思维要不得( 二 )

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海民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企业衰败的原因。2014年,公司销售情况已经从大幅增长转入微增,可惜管理层并没有认真应对市场变化,反而放缓了研发进度。

实际上,当时富贵鸟正面临三大困境。其一,鞋服行业整体处于低谷期,行业企业利润大多呈下滑趋势;其二,随着电商崛起,传统营销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其三,大量国际品牌相继涌入国内市场,国内也有很多新品牌获得了稳定的消费群,富贵鸟利润被再次摊薄。

应该说,如果此时富贵鸟能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有所动作,比如加强设计研发、推出更多款式、改变品牌形象老化现状、积极“触网”迎合新营销方式等,未必没有翻盘的可能。

可惜,没有如果。至2016年,富贵鸟不仅股市停牌,零售门店数量也大幅削减了976家。

真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富贵鸟盲目涉足金融行业。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至2017年,富贵鸟旗下接连诞生了10家投资类企业,其中包括矿业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