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30个80岁老人才有一名护工?AI如何破解护工短缺( 三 )

但实际上,由人工智能所推进的机器人在护理医疗领域可以大有作为。比如远程看护,机器人可以不断地识别监控家里的老人,会及时搜集到异常的信号,机器人可以在地上行走,可以接受一些指令,比如来、去、上、下,也可以帮助你联系到远程的一位护工,并且你可以通过这个设备直接和护工进行视频的沟通。这样护工也可以远程确认老人在家是否安全。

瑞典也有一个帮助人进食的机器人。其实,吃东西是很机械的动作,不用有人站在旁边喂老人吃饭,这个机器特别敏感,如果吃饭的人咳嗽了或者不吃了,它就会停止喂饭的动作,它也会有一些学习的功能,知道怎么去回应一些情况。

然而,人工智能在养老护理应用中的一个挑战是,机器人照顾老年人是不是没有人情味了呢?不光在中国,还有在日本和其他国家,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乃至对青年人的安抚,人情味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人更希望机器人来照顾他们,而不希望是外国人。

目前护工大部分是女性,但如果有机器参与其中,也可以吸引更多男性参与到护工行业中来。同时,机器也减少了人的工作量,这就是机器人能起的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