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呼声高昂,本土云计算厂商力推国产数据库( 三 )

抢夺数据库市场,考验的是厂商面对to B市场的综合能力。王义成分析,从国内外来看,主要有两条路径,分别以AWS和微软为代表。“AWS的打法从下往上纵深去打,先巩固好底层的核心技术,一步一步打得很累,往上去渗透,去找合作伙伴,去找SaaS去做。微软快速起来,靠什么?因为它有很强的SaaS,Office的商业模式从原来的软件购买的方式,它把Office转为Office 365之后,从SaaS往下打,迅速地建立自己的优势,因为它有很好的端。”

“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好,或者我们说的产业互联网升级也好,这些升级总要有一些抓手,或者我们的传统行业,总要有你能赋能它的的东西,赋能东西是什么?” 王义成进一步解释,“你要有一个很好的端来帮助他做好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有了端以后,再带动云平台的能力,来整体为用户提供服务。” 他表示,在云计算布局上,基于微信在端的优势,腾讯云与微软战略相似。

不过,面对国内厂商竞争,甲骨文强调技术优势。“我们一直有看到中国在各个不同的行业,在特定场景下面的数据库都有一定的适用的地方。但其实如果说就数据库整个的能力来讲,如果我们以1到10来比较,如果说Oracle能够达到10,现在看到的一些的产品连5都没有做到。” 甲骨文公司高级技术咨询总监李珈此前回应界面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