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天线建设 关注5G发展( 二 )

频谱宽,配合各种多址复用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提升信道容量,适用于高速多媒体传输业务;

可靠性高,较高的频率使其受干扰很少,能较好抵抗雨水天气的影响,提供稳定的传输信道;

方向性好,毫米波受空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的吸收较大,使得传输波束较窄,增大了窃听难度,适合短距离点对点通信;

波长极短,所需的天线尺寸很小,易于在较小的空间内集成大规模天线阵。

也正是上述的特点,使得毫米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具有很大的路径损耗,而且反射之后的能量急剧衰减,导致毫米波通信主要是视距传播和少量的一次反射的非视距传播,导致其稀疏的信道特性。建成5G后,5G网络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极强的稳定性以及大范围的覆盖率给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在部分建设好的地区可以时用户体验到10M/S 及以上的传输速率,通过网络给社会发展与人们提供保障。

5G基站可以支持大规模天线阵列,可配置的天线数量甚至可以达到1024根。要充分发挥这些大规模天线阵列的潜力,5G的波束成形技术绝对必不可少。在空间传播过程中,无线信号的质量会出现衰减。这种被称之为“路损”的衰减现象会对通信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毫米波段的5G通信系统,高达几十dB的信号衰减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波束成形技术就可以大显身手,有效对抗路损。研究人员在很久之前就已发现:多天线通信可以提高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无线信号在空间传播如同船在水中行驶,路损就相当于水对船产生的阻力;天线以一定功率发送无线信号,如同船桨克服水阻推动船前行。传统基站的天线数目少,无线信号传输质量就有限。这一点与独排或双桨的行船方式类似,由于桨少、人少、力量小而导致行船速度缓慢。5G基站则采用了大规模天线阵列,果断将独排和双桨升级到龙舟,桨多人多,力量爆棚! 波束成形技术通过调节各天线的相位使信号进行有效叠加,产生更强的信号增益来克服路损,从而为5G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