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三趟挤上车 新能源公交太“袖珍”?( 二 )

新能源公交车真的如此“袖珍”?公交集团是否做出应对措施?成都街头的公交将如何发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人员进行了走访调查。

网友吐槽早高峰挤三趟才上车

“成都212路纯电动公交车太拥挤难乘坐”“新电动公交车内部咋这么小?”“成都部分电动公交乘坐拥挤”……自2018年1月首批新能源公交车“上岗”以来,相对于“颜值”和舒适感,市民们更关注“硬性指标”——容量。

近日,一位网友发帖吐槽新能源公交太“袖珍”:“新公交车载客能力不足,导致现在座位更少、车厢更挤。”话题一出,不少网友附议,除了115路,曾被评选为“最拥挤公交线路”的15路、125路、133路等也榜上有名。“人多的时候,第一站基本就装满了,后面上的人只有硬挤。”每天都要乘坐15路的网友“甜甜的@”说。

家住芳草街的李女士,打算每天提前15分钟等公交。8月27日,她等了三趟115路才勉强挤上了车,“原来的大车都挤得满满的,现在变成小车了,更难挤上去了。”

众多网友提出,这种“小公交”不太适合拥有千万级常住人口的大都市。“这种车舒适、安静,作为短途或区间车应该不错。”网友“亭亭而立”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