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进入工业化进程,百度要用这三大打法,加速智能革命( 三 )

在做出 AI 进入工业化阶段的预判后,百度智能云制定了这样的行动战略:「使百度智能云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能够帮助实现 AI 工业化规模的扩张和应用」。

尹世明说,战略核心是实现 AI 技术自身的工业化,希望做到工业规模的生产、提供工业化级别的成本、做到工业化规模的切换,进而加速各产业的人工智能化。

什么是 AI 工业化生产?可以理解为,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批量化的生产,比如,几天之内完成几十万张的图片标注,又比如在帮 A 企业做了针对手机外壳的智能质检后,如何快速实现帮 B 企业做手机插头的智能质检。

尹世明坦言,要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无论是在数据层面、算法层面还是计算层面,都要做很多改进,他们已经着手建立数据体系,完善技术体系。

标注数据对算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实现工业化的数据标注,百度在太原建立了一个数据标注中心,尹世明称,这个数据标注中心非常庞大,众包人员数量达几十万之众。

计算方面,百度智能云的智能计算全景图在发布会现场首次亮相:包含一个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计算平台)、六大工程平台(覆盖大数据工程、AI、物联网、云原生、视频云、区块链六大细分领域)及三套实践方法论(互联网架构、数据智能、模型工厂),为人工智能的工业化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