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对中国的启示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美国工厂》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经济观察网

《美国工厂》对中国的启示

西坡/文 奥巴马投拍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在太平洋此岸激起持久的讨论。一部片子,各种解读。虽然围观者难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它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只不过如果想要探讨两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现状乃至全球化、自动化背景下的制造业大趋势,这110分钟的影像仅仅开了一个小小的头。评论者还需警惕影视这一媒介天然具有的误导性,镜头下的真实未必是公共政策所需要的真实,那些被有意展示的细节可能缺乏代表性。

在我看来,《美国工厂》及其引发的解读和联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维度——纵向维度,换句话说,缺少历史感。它着重表现中国工厂与美国工厂、中国工人与美国工人、中国企业高管与美国企业高管的差异,但是它没有解释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的那家通用汽车工厂是如何走向末路的,也没有分析福耀玻璃是如何从福清这个小地方走向世界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