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孔成为大数据养料 你的脸还好吗?( 九 )

但一些隐私专家认为这些公司别有用心。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哲学教授Evan Selinger指责微软和亚马逊试图“遏制强有力的监管”。他认为,这些公司努力推动联邦层面的监管,是因为全国性的法律通常代表着底线,与地方性法律相比,它们不太可能对私营公司如何使用该技术进行限制。

目前看来,学术伦理和技术盲区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人脸识别的“狂奔”之路并不会因此减速。在人脸识别技术大范围应用之前,这可能是我们拥有自己面孔的最后时光。

终有一天,我们的脸将不再属于我们,但在此之前,我们对这项技术的了解决定了我们会成为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当科技公司不断地缩小问题的讨论范围,将公共治理转变为服务条款协议,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一方设定条款的时候,不要当不感兴趣的另一方,只会简单地说:“我同意”。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