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北京会议”展示美好愿景( 二 )

空间探索协会(ASE)和中国载人空间机构携手合作 , 共同举办了本届盛会 , 93名航空领域的代表参加了北京年会 , 参会代表包括俄罗斯的第一位“空间漫步者”阿列克斯·列昂诺夫 , 美国的“月球漫步者”巴兹·奥尔德林 , 俄罗斯的第一位女宇航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 。 空间探索协会美国分会(ASE—USA)的执行主任安德鲁·特内奇对《北京周刊》的记者说到 , “这是太空探索协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年会 , 也是第4次在亚洲举办的会议 , 为了成功地举办北京年会 , 我们和中国的合作进行理考很多年 , 我们对访问中国的机感到兴奋异常 , 可以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计划和项目 , 中国的空间活动从近地轨道延伸到了更远的太空领域” 。

特内奇对美国颁布了限制和中国开展空间项目合作的法律文件感到遗憾 , 这种带有偏见的法律反映了冷战时期的思维 , 与冷战时期的遗产有极大的相似性 , 这种法律文件与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背道而驰 。 空间探索项目通常耗资巨大 , 一个国家难以承受 , 国际合作成为了可行的的开发途径 , 第一位探索者、第一个探索的国家对于空间探索的目标来说不意味着获得了极好的机会 , 宇航员将国旗插在遥远星球的土壤上、系牢在未名的岩石上 , 这不意味着某个国家拥有了土壤和岩石的国家主权 , 然而 , 限制中美空间合作的法律在2011年生效 , 美国的鹰派政治人物把中国视为经济和军事领域不可避免的竞争对手 , 他们极力阻扰和平利用空间的国际合作 。 美国右派政治势力认为 , 中美之间外层空间的合作不利于美国自身的安全利益 , 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 , 美国在在技术分享、知识产权、科学方法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遇到了很多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