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走进大众医疗 “未来诊室”功能愈加多样( 四 )

上海六院张长青参与了这款“髋关节DR智能诊断”产品的设计,在AI算法的加成下,系统记录了大部分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的症状,通过骨科常见径线与角度的自动测量,仪器学会了诊断早期的症状,官方称,这款产品的疾病检出率和分期准确率都达到了96%。

比髋关节炎症更容易用“AI+医疗”检测出的问题是亚健康慢性病。

康女士在现场参观后买下了一款售价1500元的AI医疗检测仪。这是一款针对乡村医生研发的便携式检测设备,也适用于家庭场景,能快速测血压、血糖、心率、心电图等超过15项慢性病相关生理指标的工具,外形形似充电宝,系统操作不需要专业人员帮助,只要放进血糖纸就可以自主检测生理指标。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基本公卫”的相关产品,大众的慢性病无法得到治疗常常是因为基层医生少、经验不足,而基本公卫中的产品是为了在保持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帮助乡村医生、家庭医生或者患者进行简单的自主诊断。

一款产品背后是需要的是完整的人工智能慢病筛查系统。检测仪依托常见的四种慢病风险评估细则设计,用人工智能模型计算得出结论,提供血性心血管风险评估、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及高危人群判断、高血压高危人群评估等高发慢病的智能分析。目前系统中存有6亿份电子病历,可咨询2000余种常见疾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