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中标企业中报:销量增加 收入未同步( 二 )

这轮带量采购,让中选药企的市场份额有了明显提升。

科伦药业(002422.SZ)在近期的半年报中表示,“百洛特”作为公司第一个也是同领域第一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在4+7带量采购中标后,迅速覆盖了11个重点城市的200多家三级医院,对整体销售增长促进明显,上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97.14%,同时,随着福建、河北等省份联动4+7中标结果和带量采购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提升。

但与此同时,对中选药企们的考验也出现。在角逐带量采购中标资格过程中,华海药业(600521.SH)是最大的“赢家”,公司旗下共有6个产品中选。由于华海药业的销售市场主要在海外,这次带量采购,被公司视为是一次开拓国内市场的好时机。但从公司8月30日披露的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3亿元,仅同比增长4.50%。对此,华海药业解释称,国内制剂 4+7 带量采购中标产品销售数量大幅增长,但价格相对较低,收入增幅较小。

华海药业呈现的现象并非是孤例。近期,正大天晴在港上市的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披露的半年报亦显示,今年上半年,“润众”分散片的销售额约16亿元左右。对比去年同期,该产品的销售额反而减少了约1.74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