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中标企业中报:销量增加 收入未同步( 四 )

“企业不参与中标的话,会面临生死存亡考验;中标了,起码还有钱赚,只不过现在赚的钱少了。这一次的带量采购,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有了同台竞技的机会,并且获得医保支付的标准也是一样的。国产仿制药通过低价,换到了市场份额。但对于国产仿制药来说,在保证质量合格的同时,要学会控制成本;如果无法控制成本的话,要尽早开始学会转型。”西南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陈铁林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继首批带量采购后,第二轮国家带量采购箭在弦上。从近期市场传出的国家医保局关于药品“4+7集采扩面企业座谈会”纪要的情况来看,带量采购仍锁定25个品种,但集采的范围要联动至全国,且将在明年上半年开始执行。而政策或也在做调整,如原来的“独家中标”改为“多家中标”,引入适度竞争,缓解独家供货压力。

业内也预判,虽然随着第二轮带量采购招标政策改善,药品降价幅度或有所收窄,但从长期看,仿制药已进入微利时代。

山西证券表示,仿制药正面临行业洗牌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仍是企业生存关键点。

“带量采购将带来行业大规模洗牌,我们企业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大环境的改变,我们除了要适当调整招标竞价策略,也要适当调整公司的经营战略。行业未来是大浪淘沙,那些可以控制成本、经营效率高的创新药企以及高质量的仿制药企有望脱颖而出。”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孔泰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