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避免与人类“尬聊”?专家:别急,进度条还差95%

人工智能如何避免与人类“尬聊”?专家:别急,进度条还差95%

图1/6

8月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汇言”政协论坛在徐汇滨江举行。著名计算机视觉专家朱松纯、中科院院士何积丰、中科大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陈恩红以及来自政协系统的专家及专业人士围绕“上海人工智能新高地建设”展开探讨。会上,徐汇区被确认为上海市政协经济委“人工智能高地建设”长期观察区,该区域内已累计承载了上海近1/3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朱松纯:人工智能缺的是那“95%”

暗物智能科技创始人朱松纯不仅是全球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也是一位统计与应用数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他从人工智能历史中的两朵“乌云”——感知层与认知层切题,开门见山地表示,虽然目前流行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几乎等同于大数据、云计算和深度学习,然而真正的人工智能领域却相当广泛。

朱松纯讲述了十多年前在他的家乡湖北发生的故事。当时他和科研团队获取了大量的研究数据,于是组织了几十名大学生在这些数据上进行标记,相当于“起源”阶段的深度学习。然而,这样的数据处理只能称为“大数据、小任务”。以识别一把椅子为例,教会机器识别物体,需要预先收集大量的案例,比如不同视角、材质、颜色、花纹、光照条件、遮挡程度的椅子图像。“但麻烦的是,总有新的椅子被设计出来,机器光靠死记硬背所有椅子的案例,不去理解椅子为何出现、有何用途,永远无法完成令人满意的识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