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避免与人类“尬聊”?专家:别急,进度条还差95%( 二 )

人工智能如何避免与人类“尬聊”?专家:别急,进度条还差95%

图2/6

朱松纯

那么人类是如何“理解”一把椅子的?朱松纯说,人类神经系统中有一个特殊的“芯片区”,能够体会到人的感觉,比如身上哪个部位出现疼痛,这个区域就能感同身受。受此启发,科学家从椅子的功能、人们使用椅子的意图和人本身具有的价值观去研究机器学习,这样的研究不需要无穷无尽的数据,而是从人的“初心”出发,理解一把椅子为何会被设计出来,有什么用途。朱松纯称之为“智能的暗物质”,“你看得见的东西是5%,看不到的东西在物理学上是95%,这95%就是认知。”

对人工智能来说,缺乏的并非“看见”事物的能力,而是那95%的认知能力。此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为自己组织不同的任务来理解这个世界,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恰恰就是人类“智能”的表现。“目前的人工智能尚且缺乏这一种能力。”朱松纯说。

如何帮助AI跨越这一不足,更好地服务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朱松纯提出了“视角转换”的建议。“人工智能必须要学会从人类的角度去看世界,不仅要感知人类看到的东西,还要学会推理人类的所见所想,这样才能跟人类‘说上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