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就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PPP还能不能搞?( 七 )

一家国有大行的从业人士:现在政策不够稳定,政策来回变化,金融机构会选择保守的方式推动PPP,金融机构需要稳定清晰持续的政策环境。

某银行的PPP管理人士: 第一、市场信心缺失。受政策调整影响,很多前期做的PPP项目,要么需要费大力气整改,要么根本就无法推动。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信心和热情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第二、政策需要更明确。PPP都已经推动五年了,但上位法依然缺失,建议尽快推动PPP条例出台。关于合规PPP是否属于隐性债务,除财政部以外的其他相关部委也应予以明确。第三、10%红线约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因此大都需要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付费补充,但目前很多地方都已接近10%红线,建议综合考虑对冲经济下行需要和PPP的长期性透明性,给予适度的放松。

年鉴(化名):行情不太好、推动下去各方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踌躇不前,但鉴于PPP的重大意义,还是有必要积极稳妥地推。

P圈资深人士:最大的制约,并不是技术上的,是政策的延续性,PPP这几年经历的主要问题是政策的不断调整,影响了PPP市场的信心,造成了各方参与的信心不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