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为什么没有成为芯片圣地?( 三 )

此外 , 复读机在21世纪初期也是非常时髦的产品 , 最耳熟能详的品牌就是步步高复读机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他们的正常供应渠道面临产能不足、缺货 , 危急存亡的时刻 , 又是珠江三角洲站了出来 , 某IC企业仅仅有13位员工 , 就保证了单年400万芯片的出货 , 净利润是千万级别的 , 利率高达60%.或许 , 从那时候起 , 芯片业就已经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高利润产业 , 不仅三星、台积电们能够赚大钱 , 作坊企业只要认真做、抓住机会同样可以赚大钱 。 珠江三角洲虽然没有走出全球知名的企业 , 但也涌现出不少的“芯片匠人” , 在小小的作坊企业中 , 却有着世界级的品质要求 , 如“99% OK的芯片也是不合格的”、“模棱两可的区域一定是有问题的” , 从这些标语来看 , 珠江三角洲在具体的战术上是正确且成功的 , 他们也因如此“持续”的小努力 , 而收获了自己的小确幸 。

当然 , 珠江三角洲最辉煌的时代 , 还是山寨手机时代 , 有人调侃说:华强北的发迹是源于两位匠人的“公车邂逅” , 自此 , 联发科源源不断地向大陆提供“交钥匙”芯片 , 而在珠江三角洲 , 一款手机从立项到试产 , 再到出货 , 仅仅需要两周的时间 , 客户脑袋里的概念机型 , 可以快速地转化成现实产品 。 相比之下 , 诺基亚、摩托罗拉可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 交出来的东西也不够惊艳 , 消费者常常抱怨:新产品仅仅是换了一个壳而已 。 如此动荡的年代 , 算是给了珠江三角洲最大的机会 , 现在看来 , 也是最后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