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尺度上的定向等离子体激发( 二 )

等离子激元可以被视为受限光 , 比光子小100倍 , 具有与纳米电子学兼容的尺寸 , 还有希望能够控制等离子激元的激发方向 , 以便引导匹配更多组件 , 以减少对光学元件的需要 。 由NUS化学系Christian A.Nijhuis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 , 与来自科学、技术和研究机构(IMRE)材料研究和工程研究所的Nikodem Tomczak博士合作研究发现 , 分子(双势垒)结中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的激发方向 , 可以通过调节分子对电极表面的倾斜角来控制 。 这些SPP是像光子元件一样起作用的光波 , 以高速携带信息 。

研究人员能够在不使用大型光学元件的情况下 , 沿隧道方向激发等离子激元 , 这可能会在器件的设计和制造中造成复杂的情况 。 双势垒分子结由单层分子组成 , 由两个部分组成 , 一个高导电单元和一个绝缘部分 。 分子被夹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 。 通过改变绝缘段的长度 , 可以精确地控制电子沿着其有效隧穿的导电段倾斜角 。 与传统金属氧化物隧道势垒不同 , 这些分子双势垒结中的隧穿方向可以精确控制 。 而且这些结果很有趣 , 因为等离子体激元源不受衍射限制 , 证明了在分子长度范围内等离子体激元的操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