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地推平价猪肉 养猪企业保供稳价( 三 )

根据2018年5月莆田市政府通过的《莆田市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管理实施细则》可以发现,平价商店的运行机制是,判断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参考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月同比涨幅达到或者超过政府年度控价目标;二是食品价格月同比涨幅超过6%;三是猪肉价格月环比涨幅超过5%且猪粮比达到或超过9︰1;四是蔬菜类平均价格旬环比涨幅超过15%,恢复性上涨的除外。

具体到该机制这一次启动,根据8月15日,莆田市发改委关于启动农副产品平价商店运行机制的通知显示,今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以及全国各地连续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莆田市食品价格持续走高。据国家统计局莆田调查队统计数据,该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CPI)7月份月同比上涨2.9%,其中食品价格月同比涨幅超过6%,猪肉价格月环比涨幅超过5%且猪粮比超过9:1。

中信建投期货养殖产业研究员魏鑫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部分地方政府推出补贴猪肉价格是一项以惠民、保证民生福祉为初心的政策。现在存在的补贴行为主要是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并非全国性的政策。

此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也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按人均每天2两肉测算,精瘦肉价格上涨10%,每人每月可能增加支出10元左右,按价补联动机制发放的补贴,能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如果今后物价涨幅继续扩大,补贴标准还将相应提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