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胆囊结石发病率不断上升 专家呼吁防止“病从口进”( 二 )

据李军良介绍,目前,中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10%—15%,其中无症状胆囊结石占50%—70%,这部分人群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会有约10%患者产生临床症状,其中女性更为多见。数据显示,尤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胆囊结石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消化内科的疑难杂症,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

李军良说,胆囊结石的发病,与饮食、生活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关,现在人们胆固醇摄入越来越多,油炸食物吃得多,这可能增加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浓度越高,就会越易形成结晶,结晶沉积久了,就形成胆固醇性息肉。此外,不吃早饭或者饮食不规律,胆汁没法排空,长时间滞留在胆囊里而变粘稠,就会产生结晶体附着在胆囊壁上,引起胆囊息肉,诱发胆囊炎。

“胆囊结石和胆囊癌密切相关,而胆囊癌愈后非常差,5年生存率不足5%。”李军良说,有些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特别是多发小结石,可能会通过胆囊管移位进入胆总管,进而引起胰腺炎,而急性胰腺炎相较胆囊结石危害更大,治疗费用也更高,因此呼吁胆囊健康“不容忽视”。

对于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问题,李军良认为,首先看有无临床症状,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最好在发病后72小时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如果发病超过72小时后,炎症相对会较重,手术难度相应增大,需要先进行消炎治疗。“大部分患者有个误区,就是吃药可以消掉结石,或者吃点药不疼了,就先不管了,事实上吃药不会把结石消除”。他说,无临床症状的,要看其有无高危因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