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康的地产往事( 四 )

这个耗费近30亿资金的项目,使得戴志康第一次进军进军商业地产折戟。喜马拉雅只租不卖的模式,需要运营10多年才能收回所有成本。

但是,对于喜玛拉雅中心的失败,曾有媒体问戴志康,如果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是否还会做那个曲高和寡的美术馆?对此,他表示:“喜玛拉雅中心99%的定位都不用改。唯一不足的1%是运营团队,因为他们能力有限,第一批招商的业态撑不起这么一个‘形而上’的商业”。

为了挽回喜马拉雅中心的败笔,戴志康变得很激进。2010年,他以百亿天价拿下外滩地王,想要通过这个项目赚回三个喜马拉雅中心。按照规划,外滩项目的体量是三个喜马拉雅中心大,开发时间却是喜马拉雅中心的1/3。

但戴志康的资金后继乏力。彼时的证大账上只有5亿,即将到期的二期土地款却高达46亿,没钱支付土地款的戴志康,最后不得不卖项目。2011年底,证大集团先是将外滩项目50%股权转让于郭广昌的复星,后又联手绿城将剩余的50%股权卖给了潘石屹的SOHO中国。

商业地产前后两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戴志康将目光重新放在住宅开发。他将自己的文化地产的理想,放在了南京,先后在南京开发了南京大拇指广场、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等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