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混改猜想:高瓴早已潜伏 机构期待市场化( 六 )

基于厚朴深厚的背景和资源禀赋,部分市场人士担心高瓴资本或沦为“陪跑者”,但也有投资人认为,高瓴的市场化属性更强,如果能够接手格力电器,或能够为格力注入不一样的力量。

从高瓴资本在京东、百丽国际多起大手笔投资案例来看,其在产融结合以及资本运作上,都堪称精彩。

高瓴资本近期最高调的一次收购莫过于2017年主导百丽国际的私有化。彼时,高瓴出资30亿元,同鼎晖投资、百丽的执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组成的财团发起收购了百丽国际,收购总价531亿港元,是港交所历史上金额最大的私有化交易。

交易完成后,高瓴资本成为百丽控股股东,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成为百丽国际董事长,持有百丽集团56.81%的股份。

两年之后,即2019年6月,在高瓴资本的主导下,百丽国际旗下的运动板块——滔博国际从百丽分拆,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拟赴香港主板上市。

“纯产业端、以盈利为导向的股东,将会给格力带来更大的变化。格力现在面临一些经营难题,比如渠道库存比较高,多元化和出口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得解决,不然估值还是会受到压制。”上述研究人士指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