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发布《2019全球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研究报告》发现7大“秘密”( 五 )

不可否认的是,在语音测评、自动批改、拍照搜题等判断属性强的场景人工智能给教育行业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但随着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加深,在一些非是否判断、有明确结果导向、强干预、强交互的场景内,特别是涉及到目的性明确的教授环节,例如欧美的SAT、ACT、CAF等升学或执业考试,中国的学科辅导、少儿英语等,人工智能技术无一例外承担的都是相对辅助的工作,真人教师的作用不容缺失。

亿欧智库认为,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阶段相关,即机器做不到基于强共情的反馈和表达,另一方面,回归教育的本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仅是“程式化强、重复性高”的标准化训练,而是“创新、沟通和深入思考” 。援引牛津大学学者Osborne等关于“人工智能对未来职业的可替代率”的数据体系进行职业预测:教师的被替代率仅0.4%。但对于学情分析、教学管理等环节,降本增效明显。

教育品牌商和服务商应该分开看待

我们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教育企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主技术研发的教育公司,一类是与技术公司合作的教育公司。

推荐阅读